返回第38章  兔子占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点上炭后,先烧了一锅水,泡了小米姜丝茶给众人喝上。

怕不抵用,莫婤又翻出自己的药材皮囊,拿了个砂锅,熬了一壶防风寒的汤药。

见同在庙堂中的乞儿穿得单薄,老者瞧着年迈,她便也分了他们一碗。

良药苦口,自不好喝,但莫婤言明俱是防风寒的,大家皆捏着鼻子喝了。

毕竟古代医疗条件不发达,小小的一次风寒就可能夺人性命。

雨从晌午一直下到傍晚,幸而杨嫂子还装了一布袋面粉。

杨嫂子和面,钟管事给大家露了一手“隋氏拉面”。

将杨嫂子备好的面,揪下一块,搓成长条后,双手分别捏住两端,轻轻拉长,对折,再拉长,反复多次。

中间杨嫂子还不时往上洒些面粉,防止粘连。

莫婤则从杨嫂子给她的行囊中,找出了黑木耳干、黄花菜干、笋干、香菇干……

抓了够众人吃的,泡开,放入水烧开的大铁锅中。

钟管事也开始往锅里丢拉面,莫婤切葱姜蒜,还在自己碗中丢了几个茱萸。

或是因着有笋干、香菇等,大杂烩面颇为鲜香,众人喝了汤,连碗壁都舔了。

还有那馋虫被勾出来的,掏出干粮,刮着碗壁上未舔干净的面汤,继续吃。

莫婤拿出梅菜扣肉饼,放炭火上烤热,吃时更焦了些,外酥里嫩,很是上口。

一旁的老者也抓着胡饼啃,只角落的乞儿肚子饿得咕咕响,却未上前乞讨。

她吃着香喷喷的饼,忍了忍,还是没忍住,分了他一个。

“小妹妹,你自己吃。”乞儿见她亦是小小一个,不肯要。

“我还有,而且我吃了面,已饱了。”莫婤将饼塞进他手里,跑开了。

坐在炭盆边,余光瞥见乞儿看着饼发呆,似乎不舍得吃。

外头的雨,瞧着没有停歇的样子,今个大抵要在此处过夜了。

高府护卫们合力将破庙大堂的门关上挡风,还用大石抵住。

因着心中惶惶不安,莫婤夜间并未熟睡。

夜半雨停了,一阵风吹过,莫婤挂在大堂门上的铜铃响了。

雨后山林终南山牧场

莫婤瞬地睁开眼,惊觉有烟从门缝中飘进来。

周围高府的护卫们也陆续起身,正用袖子掩面。

睡在门旁的乞儿亦醒了,死死地盯着门,似怕外面的人突然冲入。

见确有不对,她忙叫醒身旁的赵妈妈和杨嫂子,招呼门旁的乞儿和角落的老人,让他们也用竹桶里的水打湿了袖口,捂住口鼻。

又过了一阵,似乎等破庙里的人被迷晕了,外头开始撞门,听动静应有五六个人。

高府护卫一队八人,都拔出了刀,严阵以待。

莫婤手中藏着飞镖,荷包里昨日才新添满了胡椒粉。

“咚——”

随着一声低沉的闷响,破庙本就年老失修的木门被撞开。

五个高矮胖瘦不一的蒙面汉,穿着破旧的粗布短衣,拿着锄头、镰刀,只有腰间围着的兽皮,或长或短,表露了他们山贼的身份。

待轰门的烟尘散去,见破庙内众人不仅未晕,还这般大的架势,他们竟拔腿就逃了。

高府护卫们也不能脱离队伍去追,还是一旁的老爷爷,不知朝着他们掷了何物。

骤然,他们后背的短衣被炸开了花,露出了被炸烂的皮肉。

于是,他们跑得更快了,像莫婤等人才是山贼,在追他们。

见人跑了,莫婤转身欲向老者道谢,一回头,他却已飘然离去,未留下只字片语。

只剩迷茫的高府众人,和瑟瑟发抖的乞儿。

见状,莫婤又回过身来,对乞儿严肃道:“你去从军吧,别跟他们混了。”

乞儿听后,瞬时愣在原地。

原来莫婤在将梅菜扣肉饼塞入乞儿手中时,发现了他手上的老茧。

与平常人因劳作或工种形成的老茧不同,她只在吴娘子和长孙无忌手上瞧见过这种老茧,是常年使兵器会留下的。

何况乞儿因怕别人抢食物,都习惯将得到的吃食当即吞咽下肚。

而这个乞儿,不仅不乞讨,在她主动分他饼后竟也不急着吃。

因而,她睡前偷溜到马棚,取下马脖上的铜铃,挂在了门上。

绕进屋时,还悄悄告知了高府护卫们这一情况,让他们夜间不要睡死。

不知乞儿是一时心软,还是被看得太紧,没找到同门外贼人里应外合的机会,没有能伤害他们。

上了马车,想到他接过饼时真挚感激的神情,想到他被揭穿时没藏住的愧疚,莫婤还是忍不住探头再次对他吼道:

“去从军,去李渊将军麾下。”

缩回头,见众人皆莫名其妙地盯着她,她强装镇定解释:

“只认识李家二公子,只知道李渊将军。”

扯了李世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