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章  南山有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徐梅香终于开了口:“这事非同小可,还望殿下让老身再考虑考虑。”

“不急,”谢宜瑶微笑道,“我一时半会还不会回京,现在说了不过是好让你早作打算。”

虽然谢冰和谢宜瑶提过回京的事,但如今长江沿线多个城镇戒备,谢宜瑶不愿在这种关头借用人力来护送自己,而且她还想留在这儿看看义阳的情况。

“多谢殿下为老身着想。”

徐梅香松了口气,没想到谢宜瑶突然放下茶杯,道:“灵鹊,你去前头把门把着。”

灵鹊闻言乖乖去了,徐梅香的心又提了起来。

陈年旧事(二) 一条白绫意味着什么,……

要说有什么事值得让谢宜瑶支开灵鹊的, 恐怕就只有袁盼当年的死了。

谢宜瑶看灵鹊走了出去,先安抚起徐梅香:“阿姨莫紧张。只是这事毕竟是我们家私事,不好叫外人听去的。”

徐梅香连连称是, 可谁都知道谢家的家事, 如今可不仅仅是家事了。

一个不小心, 那就是要掉脑袋的。

谢宜瑶端起茶杯,轻轻吹散热气,抿了一口,随后说道:“当年我们几个小的都住在西边,家里大人住在东边。所以当年阿母……等我赶到的时候, 已经是有不少人围着了。我还记得他们说, 你是一个发现的。”

徐梅香眼眸暗了暗:“那时我一直贴身侍候她,自然是我第一个发现。可惜我还是慢了一步,发现的时候, 已经是救不回来了。”

她说这话的语气很平静,就像那不是四年前, 而是四十年前一样。但谁都不知道这四年来,徐梅香没有一日能忘掉那个场景, 她只是早已变得麻木。

谢宜瑶问:“当时你去做什么了, 才留下她一个人?”

“也没什么,”徐梅香实话实说, “她不过是让我去库房里挑几匹花样好的布来, 好做新的衣裳。很寻常的一件事, 若不是后来发生那件事, 断然记不得的。”

“我记得库房离这里不远,你去了多久?”

“那布很快就找到了,来回没有半炷香的时间。”

这么说, 多半是徐阿姨一走,阿母就动手了,她提前把人支开,可见还是自己拿定主意的。

如果是有人加害袁盼,能抓准这么好的时机是很难的,故而没人怀疑袁盼的死因有古怪。

可十六岁的谢宜瑶,作为袁盼的女儿,却凭直觉认为不对劲。

即使她知道阿母和阿父每次见面都只有争吵,也不觉得袁盼会做出这种事。

可惜她没有任何能证明她猜想的证据。

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多,谢宜瑶好像也能理解一些了,人是复杂的,她也并不真正了解阿母,不能保证当年袁盼真的没有死志,所以渐渐地也就接受“事实”。

但是现在谢宜瑶却又起了疑心,这次并非是出自直觉,而是靠推断——如果没有说有什么被以前的她忽视了,首先就是当年徐梅香的反应。

若说徐梅香不曾隐瞒什么,谢宜瑶是不信的。

“当年要离开襄阳的时候,你特地把我和灵鹊单独叫住,最后却没有说任何话。我现在仍然很想知道,那时候阿姨想说的究竟是什么。”

徐梅香没有正面回答她的问题:“殿下当年没问,怎么如今突然起了疑心?可是在京城发现了什么?”

谢宜瑶错开目光,只说:“不过是见的人和事多了,想得也多了。”

徐梅香看她这个态度,以为谢宜瑶确实已经掌握了什么密辛,来襄阳也是为了探究此事,若是不说,谢宜瑶不会放过自己。

她小心翼翼地说:“殿下也知道先皇后是最要强的,可要是人落入绝境,懦弱的人变得勇猛,本分的人变得恶劣,这都是有的,我这一把年纪见过太多了。”

绝境?

谢宜瑶努力回忆着袁盼最后活着的那段日子,要说有什么不愉快,谢况当然是一个,他当时担任雍州刺史一职,军务繁忙,常常宿在外头,而就算是回了家,也可能是到司砚又或者别人那儿休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